第3章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黃帝說自古能知天地之法則,即知生命之源。
生命源於天陽地陰之交會,存在西方上下之間,人之生氣猶如天地之氣是一樣的,天地之氣布達西方之下,人之氣布達全身上下左右五臟六腑全身關節,外應九竅,與天地之氣相接,是全身動能之源。
內部臟腑相互相生五行關係,不同之氣,行不同之經脈功能不同,但皆相輔相成,合而為一,完全與自然界相同。
人如不知養順於天地間的法則,起居不節,情誌不定,必生病變,此為生命長壽之本源。
人之氣如天地之氣,氣清萬物向榮,人則情誌安和,人知順應天地則陽氣能固守生命,即令外在環境倏變,亦無法加害人身。
這是因為能順應一年二十西節氣而成的,所以聖人教導百姓,調和精神狀態順天地之自然法則而生,自然智慮清明,身體健康長壽。
如失之秩序,必造成身體九竅阻塞不通,濁物壅塞肌肉腠理間停留不去,無法正常排泄出來,人身自衛能力必因而衰弱,此皆因自己不知保養調整身心而自傷造成的。
人身之陽氣,猶如天與太陽;天覆蓋一切,太陽照耀一切,此為天陽,與人身陽氣相同,如一旦天陽運行失序,猶人身之陽氣無法正常運作,必造成折壽且皮表枯萎不華。
陽氣在上如太陽,能保衛人之外表,使病邪不致內犯。
一旦外界寒盛,則會加速運轉以禦外。
此時若生活起居如受騖一樣,不知自處,則陽氣上浮,無法正常運作,寒邪必趁虛而入。
如果外在環境過熱,體內陽氣外溢,毛孔開過量汗流出,造成體內水份不足而燥煩因成喘渴。
如汗無法宣泄而閉塞體內,必生澹語不斷,身體但熱不寒,皮膚炙手,唯汗出乃散。
如受困外在環境遇濕,頭部如戴帽一樣受到束縛,陽氣與濕和,黏結體內不散,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濕熱停留大筋,會造成大筋縮短。
細筋分佈肌肉間,濕熱停此則會使肌肉萎縮無力。
如果陽氣本身停滯不前,則會使人身形臃腫,營養無法布達全身,循環產生不正常之代謝,終至陽氣衰竭而生危。
陽氣之性是這樣的,人一旦過於操煩,則令陽氣外張不與陰和,以致精力衰竭。
夏日操勞,陽氣應隨汗出,一旦積屯體內無法出外,則會令人昏厥高熱不退,造成目瞎無法正視,耳無法聽聞而喪失意識。
此際則如國家之潰敗,堤防之決堤,一發不可終止。
陽氣另一特性是一旦人在大怒之下,全身繃緊怒目發張,血會隨陽之上升而貫注於腦中,極易造成人昏厥中風。
如此一來則令筋無法隨意控製而成弛緩狀態,失去自主力。
如造成半身出汗,則必生偏枯一側不遂。
如出汗時正好遇到外在之濕氣,則皮膚必生病變如疣、疹等。
平素太過講究山珍海味,多食油膩之人,則易生膿瘍於足部。
人因勞動而汗出,陽虛之人於此時當風,則風邪必進入體內,如為寒風則生皮皰,如阻塞毛孔不出,則生膿瘍。
陽氣之性,在很精純時則能養人之元神生命,柔和的時候能養全身之筋。
如遇人體毛孔開闔不正常時,若寒氣入裡,必生佝僂之症。
如入侵經脈,則生瘦腫、淋巴結腫,腫膿會停留肌肉內漫延。
如從背部俞穴入體,會造成臓氣不足,則必生易驚膽小的神經過敏之情誌病。
如邪氣入血分,血管相抵則生膿腫。
如人之汗無法透發,停留體內,造成外形瘦弱而躁。
又如背部俞穴閉塞陽氣不行,則必生瘧病往來寒熱。
所以風為百病之始,實有因也。
人如能保持氣清神靜,則陽氣必和,人的固表能力強盛,即令遇到惡劣之氣候環境,終不生害。
此因能體悟順應天地時序之理而致的。
如果邪留體內久久不去,必生傳變移轉,造成上下不交,陰陽不容,即有良醫亦必束手無策。
所以人身之陽一旦受阻積滯不去,必生危厄,而當陽氣受阻時必用瀉法速治或可解災。
不急速且正確施治,又遇庸醫,必因時之失而終敗。
是故陽氣者,白天固守人體之外側。
清晨日出時,陽氣由裡走表,至正午時陽必盛旺至極,日落西山時陽氣亦衰弱於表而內斂,毛孔閉鎖,固陽於內不使外溢。
此陽氣之道,因日暮而內斂不出,不在夜間運動筋骨逼陽氣與汗出,不與外在之寒露相觸,此乃養陽氣之正道,吾人如違逆之,陽氣必損,以致人之外形必可日見薄弱多病。
歧伯說,人之陰,其效能隨時吸收積存營養之精華,隨時立即提供人之所需。
人之陽,是專鬥強固外表,使身體不受環境之倏變而生病也。
其關係不但密切且互相平衡的,一旦陽太過,陰無法及時供養,造成陰不足而陽亢,此時人必生狂亂而血脈加速。
如陽不足無法接收陰之精氣而造成陰過盛時五臟會互相爭引過盛之陰精,但因吸收過量,導致九竅閉塞不通。
是故唯聖人知曉陰陽之平衡原理,使筋脈柔和,骨髓堅固強壯,氣血流暢無阻,體之內外協調均勻,病終不生害。
耳聰目明,即使無誌,仍可維持正常之機能。
常人不知陰陽維持平衡之道,極易受外在環境倏變而生疾病。
如受風過量而損人之陽,則無法正常吸收營養之精華,肝臟必生病變。
人因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係統過量負荷,使筋脈弛緩,不消化之食物在體內生變而成下痢或生痔。
如大量飲酒,胃必受損而氣反逆不降生嘔。
過度提舉重物必傷腎氣,腰骨必壞。
大凡陰陽平衡之重點在不可過飲、過飽、過勞、過於暴露於外在不良之環境中,一切適中,生活規律,心情平靜,則陽能固外,陰安於內。
一旦兩者失和,就如同大自然中有春無秋,有冬無夏之反常現象,如能調和,則符合於聖人之法則。
是故陽過強而外溢不守,陰亦隨之耗絕,陰氣能平和發展於體內,陽氣能固守體外,使邪不入侵,百病不生,神采飛揚。
陰陽一旦不容而分離,營養無法供入體內人必死。
人體陽虛時,因外在環境之改變而病入,寒熱之抗爭必見。
所以人如在春季受傷於汗出當風,病邪流連不去,夏季易生汗流不止或下痢。
夏日過炎而受暑熱所傷,即令嘗時不病,秋季來臨時因環境改變病機立發造成咳嗽不止,皆因夏日過炎傷津肺津不足,至秋日引發。
如於秋季時,久坐臥於濕地,濕入裡與脾濕應合阻於中焦,氣機不下反逆成咳,肌肉無充足之營養供應受製於濕,造成肌肉萎縮無力。
冬季來臨時不知不可任意發汗,因不正常之勞汗過量,寒邪趁此進入毛孔,即使當時不病,到了春天必然發生因體內津液不足而造成不見惡寒之熱性病也。
西季之節氣,因人不知順應,必內傷 於臟腑之間。
人陰之生,在於飲食營養之酸、苦、甘、辛、鹹五味之中,而傷陰的也因於此五味之中。
例如過食酸物,肝中津液過盛,脾因而受損。
人食鹹味太過,腎氣過大,造成骨大脾氣易怒,肌肉較短皮膚粗糙,心臟受到壓製。
食味過甘甜,則胸內苦滿脹悶,皮膚生黑,腎氣受製而功能不正常。
食味過於苦,脾贓無法運化營養,肌肉因之衰退,但胃口過盛,造成惡性循環。
食味過辛辣,人之筋脈會失去力量,變為弛緩,精神變差。
所以人食五味必相柔和,不可太過,則骨能正,筋能柔,氣血流暢,肌肉毛孔密合,人能如此則精神與**必祥和無災,謹慎嚴格的遵循此道,必能長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