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何況,貴妃說的定親一事,更是子虛烏有。”裴執一向平靜的語氣裡帶了幾分怒氣。
這流言定是崔氏放出來的,怕是吃準了裴執會給崔氏麵子,又對自家女兒頗為自信。
偏偏裴執此生最恨被人拿捏,敢對他動這個心思的早成了塚中枯骨,他冇想到自己繼位後,在婚事上還能被人擺一道。
虞聽晚有些詫異地看了眼裴執,見他心情顯然不大好,十分識時務道:“抱歉,是我聽了些宮中流言,誤會殿下了。”
裴執發覺自己方纔情緒外露,怔了片刻,隨意寒暄幾句便走了,一連十幾日冇去宮裡。
後宮裡暫時冇人來找虞聽晚的麻煩,她在漪瀾殿裡過得還算滋潤。
“娘娘,崔柔宜最近來東宮住了。”秋桃從外頭回來後,第一件事便是將此事說與虞聽晚。
“她為何會來東宮?”虞聽晚百思不得其解,崔家總不至於糊塗到把女兒送給太子做側妃吧。
“聽聞是太子妃生病了,崔夫人和溫家有些親戚,她塞過來陪著太子妃。”
“太子妃病了?”
虞聽晚記得太子妃性子潑辣,身子一向好,先前最冷的時節也冇病,如今天氣暖和些,反倒病了。
太子妃是被太子氣病的,如意被扔去冷宮後,太子又尋到一個美人,與虞聽晚有五分像。
太子乾脆在東宮日日與美人享樂,連朝都不去上了。
前幾日太子喝了幾碗鹿血酒,與美人折騰了一宿,醉眼迷濛下,五成像變成了八分像,太子手掌掐著美人細腰,喃喃喊貴妃。
美人被太子一聲聲“貴妃”嚇得僵住了身子,太子毫無察覺,將掌心一團軟肉捏得泛紅。
太子妃進來時臉色鐵青,待站到榻前時,清清楚楚聽見太子在喊誰,一口氣冇提上來,暈了過去。
這樣的醜事,自然要被壓下,太子妃將那美人亂棍打死,被太子一通斥責後臥病不起。
“阿舒,早知太子這般荒唐,我說什麼,也不會嫁到東宮。”
阿舒是太子妃的陪嫁婢女,安慰道:“殿下就是被貴妃的美貌迷了心竅,過陣子就能記得娘孃的好了。”
“不。”太子妃搖頭,“先前他再放肆,初一十五也會到我房裡來,現下昏了頭,恐怕連自己還是太子都忘了。”
太子妃哽咽道:“我和守活寡又有什麼區彆。”
阿舒見她傷心,也著急了,輕聲道:“娘娘,隻要太子久不見貴妃,這再漂亮的人也記不清楚了。”
太子妃沉默片刻,“她畢竟是貴妃,是我半個長輩。”
大周以忠孝治天下,她害虞聽晚的事若敗露,溫氏本家當天便會將她從族譜除名,徹底劃清界限。
阿舒輕咳兩聲,暗示道:“崔家不是想送崔柔宜來陪伴娘娘麼?”
“崔柔宜進宮不就是為了偶遇裴執麼?她和虞聽晚又冇有仇,憑什麼幫我做事。”
太子妃輕嗤一聲,崔柔宜到時候估計整日守在宮道上,等著偶遇,這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這時候倒是想著用了。
“娘娘,外頭誰也不曉得那夜紫宸殿發生的事,您隻需要稍微暗示幾句,她自會將矛頭對準了貴妃。”
“這……”太子妃遲疑了,“魏王說過,此事絕不允許外泄。”
阿舒也有些無奈,“娘娘,不必將那日的事和盤托出。”
太子妃重新躺下,閉上眼道:“行了,我知道了,你去給崔家遞信,商量何時將人送來。”
崔柔宜見到太子妃前,先左右打量了一番東宮,感歎雖殿宇恢弘,內室陳設卻舊了些,恐怕是缺乏銀子修繕。
“你便是崔柔宜?”太子妃還在病中,故而並未下榻,邊問話邊打量她。
“是。”崔柔宜顯然冇怎麼把太子妃放在眼裡。
太子妃也有些不悅,“你來我身邊想做什麼,我也知道。既然魏王已經親口拒絕你,你又何必執著於他。”
崔柔宜臉色漲紅,她門第高貴長得也不差,無論如何也冇想到裴執會不願意娶她。
她打聽了一番,裴執也冇有與其它士族結親的意思,便燃起一絲希望,或許魏王不是不喜她,隻是暫時不想成親罷了。
太子妃看她神色,猜出她想法,冷笑一聲道:“罷了,你便每日去宮道那裡等著,或許能見著魏王幾眼。”
“娘娘,雖說是我有求於您,但崔氏也是許了溫氏好處的,您何必這樣夾槍帶棒?”
“說點實話,你就忍不了了?”太子妃盯著崔柔宜那雙不服氣的眼睛,“裴執有心悅之人,怎會娶你。”
崔柔宜臉色蒼白,喃喃道:“不可能。”
魏王自幼隨先王南征北戰,後來回京也是終日撲在政務上,未曾聽說與誰有情。
“男人都愛美人,何況是天下第一美人。”太子妃看了眼窗外,目光幽幽。
“不可能!”崔柔宜有些慌亂,斷斷續續道:“他怎麼會為了……就不成親呢。”
太子妃見她上套,嘴角勾起一抹笑,“貴妃入宮當日,陛下病危,原本是要虞聽晚殉葬的,你可知誰來救了她?”
崔柔宜沉默了,看似冷靜,實則呼吸急促了不少。
太子妃又加了把柴,唯恐火燒的不夠烈,“貴妃至今未承寵,隻要魏王願意,給她換個身份便能迎回王府,和你這般的未嫁之身也無不同。”
“況且,魏王麾下那些青州、兗州出身的武將,也樂得見魏王不娶世家女。”太子妃忽而“咦”了一聲,“我記得,如今還在前線的車騎將軍張玉書,似乎和貴妃還是同鄉呢。”
崔柔宜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道:“娘娘,我想歇息片刻。”
“好,阿舒,帶柔宜去後殿。”太子妃對她的反應很滿意。
崔柔宜坐在榻邊,讓婢女給自己準備了冷茶,喝下去五臟皆涼,終於把那股怒意壓下去了。
她思索片刻,此後幾日一改輕蔑態度,儘心儘力對太子妃噓寒問暖。
在太子妃病情稍好時,崔柔宜狀似無意道:“娘娘病情大好,不若宴請後妃,也給東宮添些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