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這樣的死亡比例,差不多已經可以算是家家戴孝戶戶哭喪,簡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此一戰,揚我大明國威,振我軍心士氣。”和那些失去親人的鄉民相比,路恭行路大人則是一副意氣風發的豪邁神態:“大功一件,端的是大功一件,這報捷的書文……李大人力戰不退,拯一方黎庶,首功當之無愧,隻是活捉的那個女直親貴還冇有審問清楚,也不知是甚麼身份甚麼官職,這報捷的文書不大好寫哩……”

“提三尺劍,立不世功”正是路恭行這種文人的最高夢想,這一次捨命苦戰終於擊退了敵人,當然要好好的向朝廷報捷了。

在大明朝的官僚體係當中,象路恭行這種不貪銀子不喝兵血的官員已經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但這不表示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青天大老爺”。雖然他不貪財不好色,但他卻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

身為文官,能夠“力戰退敵”,絕對是非常好的政治資源,隻要朝廷褒獎的旨意下來,俄頃之間就會成為文官當中的“儒將”之才,立刻就要名動天下。

所以,路恭行纔會如此熱心的想著趕緊把捷報寫好給朝廷送過去。

“路大人,這一戰隻是慘勝,大旗莊民團已被打殘,鄉民們死傷極重。”死了這麼多人,確實讓李吳山很心痛:“收攏歿者救治傷員纔是當務之急,捷報請功之事還是先緩一緩為好,難道路大人不這樣認為?”

在路恭行的心目當中,鄉民捨生忘死的奮勇而戰,確實值得稱道,但也就僅限於此罷了。鄉民們不過是為了自保,哪裡知道絲毫的春秋高義?朝廷的事情纔是最要緊的。

不過李吳山都這麼說,他也不好再說什麼,隻是含含糊糊的表示應該對給鄉民們一些賞賜,想來那些鄉民也就可以知足了吧……

夜色降臨,空氣中瀰漫著屍臭的味道。

即便是村莊之外,也能聽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哭泣之聲。

這一戰打的太慘了,死傷也太大,造成了家家戴孝戶戶哭喪的悲慘局麵。

雖然有些同情這些鄉民,但也就僅僅隻是一些憐憫而已,路恭行始終認為為國殺敵是鄉民們的榮耀,他們應該感到榮幸纔對,就算是家裡的人戰死了,也應該表示出“為國效力九死不悔”的慷慨。

如果說鄉民的哭泣還能忍受的話,那麼另外一件事情就讓他非常憤怒了:鄉民們竟然不允許巡河營殘兵進村修整。

雖說巡河營是一路敗退下來的,卻在戰鬥中出了很大的力氣,死傷一點都不比大旗莊民團小,甚至更高一點。

大旗莊裡邊的村民就應該簞壺食漿的主動勞軍,以表對王師血戰一場的敬重之心,但這些個冇有見識的鄉民卻冷眉以對,甚至用非常強硬的態度拒絕讓他們進村修整。當時的場麵甚至非常火爆,若是擔心打不過大旗莊民團,那些個巡河兵幾乎就要抄傢夥硬往村子裡闖了。

老子打生打死的血戰一場,才保住你們的村子,現在竟然不讓老子進村,這是什麼道理?

關鍵時刻,李吳山主動出麵,說明瞭鄉民懼怕官兵的心理,所以纔不願意讓他們進村。現如今雖然獲勝,但清軍並冇有真的退走,而是保持著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還在威脅著大家的安全,正是和衷共濟一致對外之時,千萬彆鬨了生份。